pg电子最新版下载  

你的位置:pg电子最新版下载 > 新闻动态 >

潘仰尧:怎样读书

发布日期:2025-10-08 21:12    点击次数:107

潘仰尧(1893-1973),名文安,字仰尧,今上海嘉定人,著名教育家。曾任《疁报》主编,精于诗文。著有《职业指导》《从辽宁到日本之印象》《游青诗集》《仰葊近草》等。

读 书 方 法

文 | 潘仰尧

职业和读书,很有密切的关系,古语有云:“仕而优则学,学而优则仕。”我从前读到这二句话的时候,到后来在服务时,觉得这两句话,是非常有价值的,今天在座的诸位,有的在职业界里工作,有的在社会上服务,都认为读书是一个很大的问题,但为什么要读书呢?读书无非是改进我们职业,我们要知道职业的训练,非要从书本上找不可。所以要读书,兄弟说读书有三种的作用:

第一,读书可以替我们解决一切的难题,及应付社会上一切的事情,这是读书的第一个作用。

第二,读书可以增进职业上许多的智识,使得做起事情来,可以增进我们的效能,做事情也容易成功,这是读书的第二个作用。

第三,读书可以使得精神愉快,身体不觉得疲倦,这是读书的第三个作用。

所以读书的作用:(一)解决一切的难题,(二)增进我们的效能,(三)使精神愉快。

现在社会上,人事一天复杂一天,报纸上常常有自杀的记载,现于吾人的眼前,但造成自杀的动机,大概有下列原因:

(一)求进太速 一般人往往在职业的地位上,求进的心太速,看人家的地位高,薪俸加,我为什么现在仍旧是如此,因之态度就渐趋变为消极了,古人有云:“欲速则不达。”这句话有何等有价值的啊!因为人家能够地位高,薪俸加,也要经过许多年数的辛苦,去换来的,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,所以起初服务于社会上的青年,求进的心,不应该太速。

(二)希望太奢 现在有一般人,尤其是学校里的学生,希望心格外奢,以为我毕业之后,地位一定要这样高才可以,薪俸一定要那样多才可以,非此不可,欲以不劳而获:其结果,只会失败,不能成功,由失败态度就变为消极,由消极而跑到自杀服毒的路上去了。

要知道无论哪一件事,不是容易做好,我们要满足我们所做的事情,对思想要彻底忠实,精神要刻苦耐劳,这样,我们所做的事情,件件都是美满的,件件都是成功的,孔子有几句话,就是“其为人也,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。”青年人也应当要有这样努力精神才好,还有孔夫子说颜回的一段话:“贤哉回也,一箪食,一瓢饮。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,贤哉回也。”这几句话是多么高尚呀!诸位能在《论语》这一部书上,下一番功夫去研究,自然可以得着许多的好处。讲到为什么读书,可以增进职业上的智识,及增进工作的效能;社会上的事,真是无奇不有,我们如果常常读书,那么有许多事情,我们所不晓得的,书本上可以明白指导我们,应该怎么去做,还有我们在工作后休息时,觉得精神很疲倦,身体很辛苦,但要用什么方法来安慰我们,使得精神不疲呢?唯一的方法,就是看书,有益的书。

我有一次同蔡元培老先生,到邓尉去看梅花,时在严冬,很冷的天气,留恋了许久时光,蔡先生年纪虽然是五六十岁的老先生,但他的精神,是一点不倦的,我就问蔡先生为什么你的精神有这样好,一点不觉得疲倦?蔡先生就应道:“我是由修养上得来的,对于烦恼的事务,一概摒除,并且时常阅览美术书画,及金石等。”蔡先生的精神有这样好,我想的确是由修养得来的,讲到这里,如果要问应该去读哪一种书呢?像我们中国的书,经史子集,真是“汗牛充栋”的了,据我想起来,只要适合我们的需求,从本人所喜欢读那一种,就读那一种,我们的读书,是为读书而读书,所以书本不在于多,而在于熟。我们如果读到一段很有价值的话,读后恐脑筋忘记,就应该用笔把它抄出来,暇时依旧可以再读,这也是读书的一个方法。此外关于读书方法,有四个最要紧的:

(一)深入。我们看一部书,应该很深刻很细心地去研究书的内容,然后自然而然会有心得,好像嚼橄榄一样,嚼到后来,越嚼越有味的样子,所以第一要深入。

(二)怀疑。我们看书一定要用怀疑态度去看,从前明朝有一位学者,名崔述,他年小读书时,有一天读到《千字文》上“天地元黄”一句,就问他的先生说,为什么天是原色的,地是黄色的。他的先生就答应不出话来了,又有一次,读朱子所解注的四书,就问先生说,孔子什么时代的人?先生就说是春秋时候的人,又问朱子是什么时代人,答应说是宋朝人,他就再问先生道,既然孔子是春秋时的人朱子是宋朝人?两人相隔有一千多年,那么朱子怎么样可以知道孔子的事呢?他的先生被他问得无言可答了,他从小读书就有这样怀疑,所以后来也就成为一代有名的学者,为人所尊崇了。所以读书第二要怀疑。

(三)虚心。有许多人,无论是读书或做事,往往看先生是怎样,也跟着怎样,一点没有虚心,《论语》有一段说得很好:“子使漆雕开仕,对曰,吾斯之未能信。”孔子叫漆雕开去做官,他很虚心的答应道,我恐怕没有做官的能力啊,孔子还有说:“……有鄙夫问于我,空空如也……”这就是虚心的,如我们读书能够这样的虚心,就可以得着许多的益处呀。

(四)耐烦。我们无论去做哪件事,总要不畏烦,不畏难,我们一定将我的全力去干,譬如说:“登东山而小鲁,登泰山而小天下。”这就是起初肯忍耐到山巅时,才知道小鲁小天下了,所以读书也要这样的耐烦。

除了这四种之外,读书还有四忌:

(一)忌粗疏。我们无论是读书或做事,都应该细心,切不可马马虎虎的。

(二)忌空泛。读书是增进我们的智识,所以应当脚踏实地的去做,不可有空泛的思想存在。

(三)忌盲从。中山先生说:“学古人而不为古人慼。”“用古人而不为古所奴。”意思就是说,不要以为从前时代的人所干的,件件都是对的,但也有拿到现在来,也有不适用的,读书应以我为主体,以书为客体,不能以我为客体,书为主体,这就是读书的方法,最要紧的,就是对一件事,不要跟人家瞎跑,所以要忌盲从。

(四)忌武断。我们有事情的时候,不要一定指定说是这样的,譬如有一只鹿,如果武断地指它为马,明明白白是一只鹿,而说是马,这是不对的,我们对于一种问题,应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,这样那么所得的益处很多了,所以要忌武断。

综上言之,我说读书有四要:(一)要深入,(二)要怀疑,(三)要虚心,(四)要耐烦。除了四要之外,读书还有四忌,(一)忌粗疏,(二)忌空泛,(三)忌盲从,(四)忌武断。

以上所讲的,依兄弟读书的心得,贡献于诸位作参考,不过个人的见解有不同,还是要请诸位自己去研究,今天兄弟所讲的,有不对的地方,希望诸位指教。

本文选自《怎样读书》,三联书店2012年版。

图片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